我相信不少人看到這個標題時,已經暴躁得連內文也不看,便直接破口大罵了。畢竟在女權主義抬頭下,以為男人賺錢必定比女人多,是不能接受,也有性別歧視之嫌。但在男女平權努力多年後,不幸地女人賺錢比男人多,竟然仍出現「問題」,而且這些更是英美等地的研究,遠遠比亞洲城市先進及開放。
根據BBC文章的報導(>>文章連結),女性成為家庭收入主柱後,反而更傾向重回傳統男女的家務觀念,女性會肩負不成比例的家務。這是由於根深蒂固的觀念,覺得侵犯了男性一家之主的地位,於是作出補償。有的女士甚至要忍受別人批評,例如敬佩她不介意支持丈夫。事實上,這種「敬佩」已代表她有違正常的家庭觀念。
如果家庭有小孩的話,情況變得更嚴峻。
雖然英美已有四分一的女性成為家庭支柱,但卻只有十分一的男性會認同自己是孩子主要的照顧者。即十個有九個,依然覺得女性是應該湊仔的。雖然接近六成人認同父母其中一方留在家中,陪伴孩子,會對孩子成長更好。但這些人中,只有2%認為父親留在家中照顧孩子更好。
當一個收入比丈夫高的女性,卻又要同時兼顧更多湊仔及家務,會得到更多尊重嗎?
研究發現,妻子賺錢比丈夫多的夫妻,離婚率是較高的。其中一個問題是丈夫失去男性於傳統家庭的尊嚴,更容易以出軌作心理補償。而且,當賺錢較多的妻子兼顧更多家務時,婚姻的不滿程度竟是最高的。
於是,她們得不到快樂,更可能失去婚姻。對於克服女性偏見問題上,這簡直為多年的努力蒙上一層厚灰。
然而,香港的情況會一樣嗎?
首先,在男女的收入比例上,應該是相若的。雖然最新的政府數據表示男性依然收入高於女性,但在25至34歲的界別中,兩者的差距只有HK$500(男:HK$20,500;女:HK$20,000)。於是,不難想像年輕夫婦更易出現女性賺得較多的情況。
而且,華人社會經常潛移默化,覺得男人必須有膊頭,卻沒有被稱為荀盤的女人;女星嫁得好,卻甚少聽到男星娶得醒。於是,香港社會理應更傾向傳統。
但在香港這個城市,我們卻有兩大優勢去化解「得不到快樂,更可能失去婚姻」的困局。
第一,香港是全球樓價及物價最高的城市。在生活如此艱難下,即使一個家庭賺得再多,在供樓及生活費的雙重夾擊下,也只是「嗦」一聲便已化煙了。於是,當夫妻每個月也被層樓榨乾榨淨後,還憑什麼在乎或介意當中差別呢?
於是,出軌與否根本不是收入影響尊嚴的問題。當你夠薑層樓未供完就出軌,是分身家的問題!卑微的尊嚴與分身家之間,孰輕孰重,太明顯吧!當然,更大可能只是姣婆遇着脂粉客問題。
第二,香港就是細,卻擁有大量外傭。早前有調查指18至55歲的已婚夫婦中,有25.7%曾聘請外傭,而在2010年婚後十年開始聘請外傭的比例,更高達30%。如此一來,什麼家務湊仔也變成用錢解決的問題。
為了在這個現代城市生活得有點quality,例如想有人去街市買新鮮菜,晚飯後看Netflix等,便唯有把傳統家庭崗位的女性角色(除了生仔外),由一個外傭代替吧!於是,這根本不存在為了補償侵犯了男性一家之主的地位,而多做家務的情況。
「姐姐」偶然的暗黑料理,還有被同鄉越教越扭計等,反而令夫妻來不及對婚姻不滿,便又要煩找仲介去換人了。
香港,竟然在為勢所逼下,有望成為首個解決男女偏見問題的大城市,真令人安慰!
重溫:
高攀拿鐵的代價 (1 -16) 全故完
不再分離(一集完)
心野(一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