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疫情之下,網購成了新常態,有沒有試過開心網購之後,收到信用卡賬單卻發現被多收了手續費?所謂「魔鬼在細節」,其實信用卡有一些隱藏的收費項目,作為精明的小資女,不得不留意!

 

甚麼是DCC?用港幣埋單會貴咗?

有沒有試過旅行的時候碌卡,商戶會有兩個價錢給你選擇,一個是當地貨幣,一個是港幣。這種港幣結算就叫DCC,其實全名是Dynamic Currency Conversion,是指在外地簽賬時用港幣結算的交易。非常不建議大家用DCC結賬,因為除了兌換率比較差之外(通常是匯率再+3%左右),亦有額外的跨境港幣交易費(Cross-Border Fee/CBF)(不同銀行收費有所不同,約1%),即需額外多付至少4%!暫時DBS和Citibank則沒有這1%手續費,但就沒有現金回贈。

 

網購小心被多收手續費!DCC、歐盟手續費究竟係乜?

跨境海外網站會額外收費?App Store、iherb都有份?

同一道理,如果網購的時候,用港幣簽賬,而該公司又在海外註冊,那就中伏了!更可惡的是,很多時候我們未必知道那間公司是在香港註冊/海外註冊!原來大家經常幫襯的Apple App Store、Google Play、Netflix、iherb、Spotify、Airbnb等都是在海外註冊的,雖然用港幣結算,但就會有額外的CBF收費。(但要注意,即使用外幣結算,海外簽賬都會有額外費用: Visa/Mastercard 1.95%、銀聯0%免手續費、AE 2%)

如果不想被收取額外的手續費,建議簽賬前上網查一下該公司是否海外註冊,又由於註冊地址也有機會更改,用不收海外簽賬手續費的信用卡會比較穩陣。再高階一點的話,也可以比較一下信用卡的海外簽賬回贈,因為有機會可cover到被多收的費用之餘更額外有賺。

 

網購小心被多收手續費!DCC、歐盟手續費究竟係乜?

歐洲公司仲有額外收費?EEA transaction fee又是甚麼?

有些朋友會發現信用卡賬單多了一項名為European Economic Area (EEA) Transaction Fee歐洲經濟區簽賬費用,究竟這又是甚麼?由於歐盟地區通過了新規定,信用卡公司只能向商戶收取0.3%手續費(原本是1.5%),所以就將收費轉嫁到消費者身上,不論用外幣還是港幣簽賬,只要商戶是在指定的歐盟地區註冊(英國都有份),例如大家熟悉的Amazon、Uber、Matchesfashion、Facebook、Apple,還會再收多0.9%簽賬費用!

暫時香港只有DBS的Visa/Mastercard有收取這項費用,而Citibank就被計少1%回贈,但不排除日後再其他銀行會跟隨,大家要留意了!

 

*不同商戶的註冊地點、信用卡的收費條款時有更改,以上提及的收費只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