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常因生理期所帶來的不方便而感到困擾,其中尤以月經病最為普遍。所謂月經病,包括經期不準或延長、月經過多或過少、閉經、經血顏色異常、經間期出血、痛經、經期下腹或骨盆疼痛,以及乳房脹痛等。she.com這次找來德善堂註冊中醫師譚淵之為大家分享中醫治療婦科病方法及推薦日常食療。懷疑自己有月經病的妳,想深入地了解月經病?不如看看專婦科中醫推薦的療法及食療吧!
月經病雖常見,卻非所有女性皆易罹患此症。根據中醫理論,月經病患者的體質及症狀表現可分為四大類,婦科中醫會推薦針對患者體質的治療方案,讓患者得到最適切的治療選項。
表徵:月經量過少,或量過多、如崩似漏;經血顏色多為淡紅或鮮紅色;易疲倦頭暈、唇白
表徵:月經量多;易有胸脹,經行期間有下腹墜脹感;經血顏色多為鮮紅或暗紅色,且伴隨血塊;經前易情緒不佳
表徵:月經量多;經血顏色多為鮮紅色,帶下分泌多為淡黃綠色;月經經常提前;平日易生暗瘡、口瘡
表徵:月經量少、經血不易排出;經血顏色多為暗紅、啡紅色,且伴隨血塊;平日經常手腳冰冷、腰臍涼
不同體質的婦女,出現的月經病病種皆有不同,而最常見的問題,多半是月經週期過早或過長,或是經期不定,有這類症狀的婦女,其體質主要為氣血兩虛兼夾宮寒型,治療方式也因症而異。
成因:主要是由於氣虛、血熱、或血瘀體質引起。
中醫推薦相關婦科病症的治療:針對月經過長的症狀,婦科中醫推薦這類患有月經病的女士,可以針灸配合艾灸的方式進行治療。另外也會配合內服中藥達到溫紅行血功效。但不同體質,所處方的中藥都會大有不同。
.氣虛型:針對氣虛型月經過多患者,治療上多採用補氣攝血的藥材,如白參、黃耆、升麻等;
.血熱型:針對血熱型月經過多患者,治療上多採用涼血止血的藥材,如紫珠草、茜草炭、苧麻根等;
.血瘀型:針對血瘀型月經過多患者,治療上多採用化瘀止血的藥材,如三七、蒲黃炭、五靈脂等。
多食用大紅棗、龍眼肉(桂圓)、紅參、生薑、杞子、烏雞、大蒜等,都有助改善月經過長的問題。
.氣虛型:食療上推薦多吃大棗、龍眼肉、紅參、山斑魚等;
.血熱型:食療上推薦多吃雪梨、苦瓜、生藕汁、青瓜等;
.血瘀型:食療上推薦多吃柑橘水果、蕃茄、大蒜、洋蔥等。
成因:多由於氣血不足、肝脾腎三臟陽氣俱虛引起。
中醫推薦相關婦科病症的治療:針對月經過短的症狀,婦科中醫推薦這類患有月經病的女士,可以針灸配合刺絡或拔罐進行治療,達到清虛熱、清肝調經等功效。另外也會處方中藥為患者從內調整體質,但不同體質,所處方的中藥也會有所不同。
.氣血虛型:針對氣虛型的月經過短及過少患者,治療上多採用滋補氣血的藥材,如黃耆、紅棗、杞子、當歸等;
.肝脾腎不足:針對肝脾腎不足型的月經過短及過少患者,治療上多採用養肝補脾腎的藥材,如杜仲、淫羊藿、女貞子、仙茅、杞子等;
在食療方面,婦科中醫推薦這類患有月經病患者宜多吃生蓮藕汁、黑豆、綠豆、梨、水魚等。
氣血虛型:食療上推薦多吃烏雞、桑椹子、紅豆等;
肝脾腎不足:食療上推薦多吃烏雞、杞子、桑椹子、蓮子、花生、黑芝麻等;
成因:月經週期時早時遲、不定期,則屬於陰陽失調型體質。
中醫推薦相關婦科病症的治療:針對月經先後不定期的問題,婦科中醫推薦這類患有月經病的女士,可透過針灸、刺絡、拔罐及艾灸等療法,並根據經前期、經後期作階段性治療;另外亦建議患者調息心情,不宜令情緒喜怒無常。
婦科中醫推薦這類患有月經病患者應多吃黑豆、杜仲、烏雞、生熟地等食材。
在調節月經穴位方面,三症多採用氣海、關元、血海、足三里、三陰交、太沖、合谷、帶脈等隨症加減。
月經週期常見一般在5-7日,當月經之間間隔過久,或出現月經量忽然稀少而且持續超過3個月或上,女士們便要注意提防出現卵巢早衰現象。另外,正值生育年齡(16-48歲)的女士們,倘若月經從來都按時而來,在排除懷孕情況下,卻在6個月或以上仍未有月經來臨,便可稱為繼發性閉經。
成因:閉經和卵巢早衰多與痰濕、肝鬱、脾腎虛有關,亦有個別婦女由於腦下垂體分泌異常、甲狀腺分泌異常、多囊卵巢症等因素引起,中醫一般會推薦患者先做婦科超聲波及抽血檢測,確定以上指標無異常,再作針對性治療。
主要是以內服中藥治療,如處方疏肝健脾補腎,活血化瘀的藥材,包括茯苓、白朮、益母草、柴胡、香附、川芎、熟地、白芍、仙茅、淫羊藿、女貞子等,並選用三陰交、血海、膈俞、地機、合谷、太沖等穴位配合針灸、拔罐、艾灸等進行治療。
婦科中醫推薦這類患有月經病患者的食療方案應以補腎食材為主,如花生、黑芝麻、桑椹子、淮山、大棗等。
譚醫師指,自行醫以來,接觸過不少因有婦科病症而前來求醫的患者,中醫的治療原則重在於治本調經,治本之法在於補腎、扶脾、疏肝,調理氣血,並以四診辨證,結合月經期的陰陽消長變化規律,對症施藥。然而,現時有不少女士,發現自己有月經問題時,多數自行購買成藥、服用了事,但此舉或無助根治病灶,反之,若非針對體質施藥,恐添副作用或令病情惡化。
本文作者:德善堂註冊中醫師譚淵之、南京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碩士,以及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