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六十五歲以上長者約有7%患有心房顫動,他們不但要預防中風的威脅,更需要利用藥物等方法盡量控制心律,避免心臟過度跳動導致心臟衰竭及心肌發大,甚至誘發心臟病,後果可以十分嚴重。
心房顫動(簡稱房顫)是最常見的心律疾病,年紀愈大患病機會便愈高。由於房顫未必會引起明顯症狀,長者可能毫不察覺,往往到出現中風或其他嚴重併發症時才發現,惟身體機能或已嚴重受到影響。
心臟科專科醫生葉維國指出,房顫患者發生中風及心臟衰竭的風險較非患者分別高五倍及三倍。他解釋,房顫會令心律快速及不規則跳動,「時快時慢,可以突然每分鐘跳超過心率正常上限100以上」,長期如此可引致心臟衰竭及發大,而心律亂更可影響血液供應,若本身有冠心病或會引起病發及心絞痛。
他續稱,不規律的心臟活動令血液在心房滯留,令血塊有機會形成,一旦走到身體其他位置可造成血管栓塞,如發生在腦部便會出現缺血性中風。
治療房顫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控制心律,二則要預防中風。葉醫生表示,控制心律一般會先考慮藥物治療,包括抗心律不正和減慢心跳兩大類。抗心律不正藥物可透過不同的途徑,幫助患者回復並維持正常心跳,減低相關併發症出現,以及維持正常的心房及心室協作的功能,保持心排血量為身體供血。心速控制就是減慢房顫心率,以減輕病人心悸及氣促等症狀。
他說,若藥物療效未如理想,便可能需要其他治療選擇,包括電擊整流及導管消融術等。
至於預防中風亦有藥物及手術選擇。葉醫生稱,薄血藥有助減少血塊形成。若病人無法使用薄血藥則可以考慮進行微創左心耳封堵器手術,原因是房顫產生的血塊九成在左心耳發生,封堵這位置便可以避免血塊形成,從而預防中風發生,但以上手術只適合非心瓣性房顫病人使用。
他表示,房顫的出現與冠心病、高血壓、心瓣膜病有關,較年輕的患者則常見由甲狀腺功能過高引起。另外,糖尿病、肥胖、睡眠窒息症、吸煙及飲酒亦是房顫的風險因素。因此提醒房顫病人,平日要妥善控制與房顫相關的誘因,如冠心病及三高等,從而減少病情復發。
近年市民愈來愈關注健康,不少也有身體檢查的習慣,但即使定期做檢查亦未必能發現房顫。
葉醫生稱,持續性房顫可以透過心電圖發現,但間歇性房顫、即心臟只是間中出現心跳亂的情況,若非發作時進行檢測便難以確診,惟無論是持續性或間歇性房顫,中風的風險一樣高。
他指高危或懷疑患病的長者,可以求醫及接受檢查,例如進行廿四小時或四十八小時心電圖監測心跳,幫助確診;現時有一些儀器可以利用手機檢測心律,病人覺得心跳異常時可立即檢測,有需要更可於靠近心臟附近的皮下植入小型儀器監察心律。
葉維國醫生
心臟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