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自如,運動傑出,都是每一個人應該享有的權利,但是這權利可於一瞬間被中風奪走。中風猶如隱形殺手,可於無聲無色地突襲而來,不論是長者、年青人士或是運動健兒,也可於一刻間被奪去活動及說話能力,伴隨着的是一條漫長復康之路。心臟科專科醫生譚劍明坦言,及早預防中風,才是不戰而勝的好方法。
生命無常,每日接觸無數病人來了又離去,對心臟科醫生可以說是習以為常,雖然如此, 總有些人或事會一直縈繞心頭,揮之不走。令譚醫生難以忘懷,便是一名既是病人,又是朋友的運動健將。「他有一條重要的心血管有3、4 成已閉塞了,同時也有心房纖顫的問題,一般的運動其實是可以進行,不過最終把他害苦的,並不是運動,而是應對自身病患的態度。」
這位好友多年前曾經輕微中風,由於已有心房纖顫,理應需要長期服用薄血藥來預防再中風。但猶如不少病人一樣,他開初時願意服食藥物,但日子久了,便覺得藥物好像沒顯著效用,開始自行停藥,「他更擔心萬一運動時不慎受傷,薄血藥會令他血流不止。」最終真的再中風了,變成行動不便,有一陣子更說不出話來,並且患上中風後抑鬱症,不願意見人,亦不肯接電話。及後在家人, 尤其是女兒鼓勵下,開始復康治療,不用半年便可用拐杖走動。
由於中風復健是一場硬仗,譚劍明醫生表示,日常生活要預防中風,需要控制血壓、血脂、血糖、戒掉吸煙,及每星期進行適量帶氧運動,多注意身體變化,一旦有持續暈眩或劇烈頭痛,切勿掉以輕心,必須儘快求醫,以辨識中風徵兆,才能作出適當治療。
譚劍明醫生
心臟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