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蟲草、蟲草花是否同類?兩者名字為何如此相似,又有何分別?冬蟲夏草一向是珍貴藥材,冬蟲草的屬性十分獨特,是蝙蝠蛾幼體形成的複合生物體,當中的蟲草素、腺苷等活性成分,有補肺益腎、調節免疫系統等藥理作用;而蟲草花雖名稱相近,但兩者在本質上有顯著差異。蟲草花是由人工培養的蟲草子座,只是一種食用的真菌,是人工培育的蛹蟲草。下文將為大家詳細講解兩者在價錢、外型、功效等各方面的種種分別。
冬蟲草,又稱冬蟲夏草、蟲草,或中華蟲草,學名 Ophiocordyceps sinensis,冬蟲草學名中的「sinensis」,意思為「中華的」,指此物種是中國獨有的產品。冬蟲草是一種寄生於昆蟲的真菌,通常寄生於鱗翅目蝙蝠蛾科部分昆蟲的幼蟲體內。冬蟲草多分布於中國的青海、西藏、四川、雲南、甘肅以及尼泊爾、印度、不丹靠近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地區。上述地區均屬生長於高原地帶,其氣候、溫度及水土,均適合冬蟲草生長。
追索歷史,早於千多年前,已有關於冬蟲草的文獻記錄。早在公元863年,唐代就已出現在博物學家段成式的記載中。至1694年,清朝汪昂的《本草備要》記載:「冬蟲夏草,甘平,保肺益腎,止血化痰,止勞嗽」;清朝中藥學家趙學敏於1765年寫成的《本草綱目拾遺》記載:「冬蟲夏草,性甘味平,歸肺腎兩經,補肺益腎,止血化痰,用於久咳虛喘、勞嗽咯血 (編按:指喉部以下的呼吸器官出血)、陽萎遺精、腰膝酸痛之功效,可以秘精益氣、專補命門」。
及至近代,1977年出版的《中藥大辭典》中,則記載冬蟲草為「味甘酸、性平氣香、入肺腎經,可強壯、益肺腎、補虛勞、益精氣、解毒、止血化痰。」可見冬蟲草用作中藥的歷史源遠流長,其藥效受到廣泛認可。
冬蟲草被視為補肺益腎的珍貴中藥材,其功效源於獨特的活性成分與中醫理論支持。根據中醫觀點,冬蟲草性味甘平,歸肺、腎二經,能滋養肺陰、潤燥止咳,同時溫補腎陽、填精益精,對於肺虛引起的咳嗽氣喘及腎虛導致的腰膝酸軟、疲勞乏力均有顯著改善作用。
現代研究進一步發現,冬蟲草中的蟲草素和腺苷等成分可增強免疫功能、促進肺部血液循環並保護腎臟組織,還有助於減少炎症反應與氧化壓力,從而提升呼吸系統與腎臟健康。此外,它能調節身體能量代謝,緩解體力透支,達到補益效果。
正因為冬蟲草兼具滋補與調理特性,長期適量服用可幫助恢復肺腎機能,特別適合體弱者或病後調養人士服用。但需注意的是,適量使用以避免身體過度負擔,因此建議經中醫處方後才服用。
由於冬蟲草當中的有機砷,服用過量或對人體有害,服用過量可能會對人體有害。(砷是大自然中常見的一種元素,砷多以無機砷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於火成岩和沉積岩中。這些砷化合物最終會進入土壤、空氣和水中,又或隨風飄散。無機砷通常被認為會對人類造成較大的毒性影響,而有機砷的毒性則低很多。)
2016年,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已將冬蟲草從保健食品類除名,並且含冬蟲草的保健食品相關申報審批工作按《保健食品註冊與備案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執行,未經批准不得生產和銷售,令冬蟲草的價值更見矜貴。
蟲草花,並非冬蟲草的花,而是近代人工培植的一種食品。蟲草花又稱北蟲草、蛹蟲草、黃金草,學名 Cordyceps militaris,是一種寄生於昆蟲的真菌,通常寄生於鱗翅目幼蟲體內生長,但也可以人工培養在穀物上。是蟲草菌屬的模式物種,也是一種食用蕈。
蟲草花有時被誤認為冬蟲夏草,也曾經歸在蟲草菌屬。雖然名稱相似,但是蟲草花並非冬蟲夏草的花朵,蟲草花沒有菌絲體,兩者是不同的品種,蟲草花的價格低廉得多,性質平和,不寒不燥,可作為日常餸菜及調補湯水的食材。
蟲草花是由人工培養的蟲草子座,只是一種食用的真菌,簡言之是菇類的一種,非花也非蟲。培植蟲草花的培養基,是模仿天然的冬蟲夏草含有的各種營養成分而製作成。
於2009年,中國國家原衞生部由批准了蟲草花作為新資源食品,開始大量生產及於市面上出售。蟲草花形似金絲線,口感嫩脆爽滑,具有獨特的香氣,而且吃法有很多種,除了煲湯、炒菜,也可用來煮粥、泡茶或泡酒等。現代普遍認為,蟲草花性質平和,不寒不燥,具有一定滋肺補腎、養精氣、滋陰養顏等作用,適合大多數人的體質,尤其可以作為一種調補食品。
蟲草花並不是人工培養的冬蟲草,它的正式名稱是蛹蟲草,屬於菌類,為子囊菌亞門、麥角菌目、麥角菌科、蟲草屬的。由於蟲草花是金黃色、黃色或橙色的。蟲草花與冬蟲草最大的區別是,冬蟲草下部有蟲體,而蟲草花沒有蟲體,只有上部的「草」。為了與冬蟲草明確識別,所以取名為蟲草花。蟲草花的名字雖然很漂亮,而且名字令人聯想到冬蟲草,但它並不是冬蟲草。
現在市場上的金蟲草、北冬蟲夏草、北蟲草、北蛹蟲草等等其實都是蟲草花的一種,都是人工培養的,它們之間沒有多大的區別。從生產的地區來劃分蟲草花,可分為北蟲草和新會蟲草。上述均是蟲草花而不是冬蟲草,在價值和食用效果上有極大分別。
總結以上文獻,中醫普遍認同冬蟲草有止咳化痰、補腎益精、補氣、止血4大功效:
冬蟲夏草具潤肺、止咳、化痰作用,常用於治療肺虛咳嗽、氣喘等症狀,改善肺部功能、減少痰液生成。
冬蟲夏草能夠補腎益精,適合腎虛引起的腰膝酸痛、疲勞乏力、耳鳴、性功能低下等症狀。
冬蟲夏草具補氣作用,能夠增強體力,改善氣虛引起的倦怠、氣短等症狀。
冬蟲夏草可幫助止血,適用於因氣虛或血虛引起的出血症狀,如久嗽咳血、勞嗽痰血。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研究助理教授冼彥芳博士指出,蟲草花含有蟲草多糖中的一種「蘑菇多糖」,與香菇多糖、金針菇多糖、平菇多糖等「普通蘑菇的多糖」類似。蟲草花雖然不如冬蟲夏草那麼「矜貴」,其含有的「蘑菇多糖」也並非很神奇的物質,食用後也不會發揮明顯抗癌、長壽等「神奇作用」。以下是冼彥芳博士總結出蟲草花的5大食用價值:
蟲草花含有蟲草素和甘露醇,能綜合調理人體內環境,增強體內巨噬細胞的功能和免疫功能。
蟲草花含有蛋白質、12種維生素、18種氨基酸、17種微量元素等多種成份,食用時有補充營養的作用。
蟲草花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有助加速腸道的代謝,促進排便,從而預防便秘等腸道問題。
蟲草花含有的水溶性類胡蘿蔔素──蛹蟲草黃色素,這種色素的抗氧化能力較好。
蟲草花是一種「有顏值的蘑菇」,煲出來的蟲草花湯肴是金黃色的,而且香味獨特。在食慾不振時,喝點蟲草花湯可以增強食慾,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不過,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蟲草花雖然對人體有一定的輔助作用,但食用量每天不宜超過2克,對於嬰幼兒、兒童及蟲草花過敏的人士更應禁止食用,以降低過敏或不良反應發生的風險。
冬蟲草與蟲草花雖然名字相似,二者在價錢、成分、功效,以至使用禁忌等,都有天淵之別,以下為大家總結冬蟲草與蟲草花的5大分別之處:
冬蟲草是為天然複合生物體,由麥角菌科真菌寄生於蝙蝠蛾幼蟲體內形成,外觀呈深棕褐色,形似僵直蟲體頂端長出細長子座(草狀結構),長約3-8公分,表面具環狀橫紋。
而蟲草花則是人工培育的蛹蟲草子實體,當中只是真菌部分,即蘑菇類的一種。而外型上,蟲草花呈亮橘黃色條狀或簇狀,質地柔軟似金針菇,無蟲體殘留。
冬蟲草含有蟲草素(Cordycepin)、腺苷(Adenosine)及多種稀有氨基酸,具有雙向調節免疫、抗腫瘤、改善肺纖維化等藥理功效,中醫常用於虛勞咳喘、腎陽不足等症。
而蟲草花與冬蟲草的主要成分大有不同,蟲草花主要含蟲草多糖(Cordyceps polysaccharides)及普通氨基酸,以抗氧化、輕度免疫刺激作用為主,屬於食療級補益材料。
冬蟲草自古以來均是極為珍貴的中藥,列於《中國藥典》當中,屬於高價值藥材,多用於重大疾病術後調理、慢性腎病輔助治療,需經醫師處方配伍使用。而蟲草花是近年人工培植出來的新品,蟲草花普遍被歸類為食品原料,常見於家常湯品之中,如蟲草花燉雞、蟲草花枸杞蒸排骨、蟲草花雪耳木瓜湯,以及蟲草花雞腳湯等,主要用於日常體力恢復或季節性養生。
一般建議,每日進食冬蟲草不能超過5克,長期過量食用,可能引發免疫過度活化,並有可能增加肝腎負擔。當中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急性感染期、兒童及孕婦更應避免食用。而蟲草花當中普林的含量較高,痛風患者需控制攝取量,一般成人每日建議食用不超過20克為宜。
冬蟲草必須於指定極端環境下生長,多生長於青藏高原海拔3,500-5,000米區域,年產量不足百噸,頂級品每克價格可達千元港幣,市場上偽劣混充問題嚴重。而蟲草花則為人工培植產品,實驗室固態培養技術成熟,是市面上容易買到的食材,市價每公斤約HK$200至HK$400,品質穩定且易取得,二者在價錢上差距甚大。
冬蟲草與蟲草花雖然名稱相似,但兩者在本質、功效及應用上有顯著區別。冬蟲草作為珍貴中藥材,具有補肺益腎、調節免疫等顯著藥理作用,適合用於重大疾病輔助治療,但價格昂貴且資源稀缺。而蟲草花則是人工培育的食用真菌,性質平和,適合日常養生及食療之用,價格相對親民。
選擇購買時,應根據自身需求及體質,避免過量食用或誤用。了解兩者的分別,不僅能幫助我們正確使用,也能更好地發揮其各自的價值,達到滋補養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