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一白遮三醜」,古時女性會在臉上搽粉,令皮膚看上去雪白,到了現在,不少女性仍會花上不少時間和金錢去追求白皙的肌膚,但其實皮膚能夠「白幾多」先天早已決定了。
膚色取決於遺傳基因,並且不太會改變。影響膚色深淺最多的是皮膚中的黑色素,如膚色較深者,其黑色素細胞活性水平較高,黑色素含量亦較多,反之亦然。另外,一些後天因素,如紫外線,亦會令黑色素沉澱在皮膚,導致黑斑的形成。所以,一般要令肌膚變白的方法大多是希望能消滅或減少黑色素。美白產品只能夠抑制和淡化黑色素、斑點,從而維持或回復「原本的膚色」,而非在原本膚色的基礎上,使其變得更白。
跟據美國皮膚科醫生Thomas B. Fitzpatrick的研究,人類皮膚可分為6種(以皮膚原本的顏色、眼和頭髮的顏色、及皮膚對紫外線的反應來分類):
一般來說,亞洲人的皮膚種類都是Type III或Type IV,基本上我們是無法將膚色美白成Type I或Type II的顏色。這個分類更能預測皮膚被曬傷及患上皮膚癌的風險,簡單而言,膚色越深色,患上黑色素皮膚癌的機會就越低;越淺色,患癌的風險會高於平均水平;而當進行一些激光皮膚治療時,膚色越深色,黑色素沉澱的機就會愈大。
雖說肌膚白皙的程度由基因決定,但這不代表我們能忽略美白防曬,因為後天護理皮膚的方法,也對美白程度有很大的影響。如不塗防曬產品,任由紫外線直接照射在皮膚上,黑色素長期沉澱,日後再想白回來便會非常困難了!